银星能源,公司前身:吴忠仪表厂,始创于1959年,至今拥有60年机械制造历史,公司早在1998就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07年更名:银星能源。从自动化仪表产业转型为新能源风电为主业。2005年开始,公司历经多次重组求变,2013年大股东变更为中铝宁能集团。
银星能源是宁夏第一家从事风力发电的企业,也是最早涉足新能源制造的企业。身处西北,银星能源要如何打造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又能否彻底走出近几年业绩亏损又扭亏的循环命运?全景网专访银星能源董事长高原,探求银星能源的新能源转型升级之路。
银星能源拥有新能源全产业链,包括风电和光伏制造,风电和光伏发电,拥有10多个风电场,装机规模为130.73万千瓦。2个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为5万千瓦。
银星能源在国内风电厂商中,第一个提出开发风电后市场(检测安装)业务,2017年初开始涉足已经2年,试图发展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董事长高原在接受全景网专访时表示,很多风电企业的风机运行十几年以后,对于维护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人来维护,“风电后市场很大”。银星能源在西北区域,唯一一家有整套的检测平台,“这两年维修量越来越大,周边的一些企业都愿意让我们来修,我们不一定比原厂家修得好,但我们比他修得快”。银星能源希望通过扩大风电后市场的开发,保持新能源发电和装备制造业两个产业协同发展。
专访问题目录:
Q1、银星能源业绩剧烈波动,亏损又扭亏的循环是否已成过去式?
Q2、风电如果也迎来“平价”,对风电行业和公司的影响?
Q3、银星能源是否会走出西北区域?
Q4、公司收购大股东3个风电资产,市场有争议。为什么要收购?收购能给银星能源带来什么?
Q5、为什么要与同行国内十大风电厂商东方风电合作?
Q6、风电后市场新业务,公司有什么样的具体预期?如何让风电厂商同行接受你?
Q7、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公司管理层有什么话对投资者说?
业绩持续盈利是努力的方向
记者: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往年出现的业绩波动这么剧烈的情况还可能再发生吗?还是说已经是一个过去式?
高原:我们可能还有一些积累性的问题,还要有些消纳。总的来讲,保持持续盈利,这肯定是我们一个努力方向,同时,我们今年通过一些增量的带动,我们也有新建的风场,也有新的(大股东)风电资产的装入,为了加快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整体来讲,目的还是我们把资产结构更加优化,往这个方向努力。
记者:光伏行业今年比较大的“补贴退坡”补贴退坡,对光伏影响比较大。大家也很关注风电这一块的补贴会不会也“补贴退坡”,你怎么看?如果发生的话,对行业和对银星能源会带来什么影响?
高原:我们还是坦然面对这个“平价时代”。从我们早期经历的风电的开发成本来看,一个千瓦超过一万元的水平是比较普遍的,现在肯定用不着了,现在如果一般规模的风场来讲,我觉得在6000元左右是可以的,我说的是综合成本,像现在风机的价格,早期一个千瓦六七千块钱造价,这个也是很普遍的,现在差不多可以降一半,这个就非常重要,因为它占一个风场的综合造价,我觉得应该在一半左右这么个水平。主要还是靠行业的发展,自身的努力,还是推动新能源健康发展,当然我觉得,可能配套的,国家还有一些相关的政策,我觉得也可以对新能源企业有一定的弥补,这对新能源企业来讲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弥补。
记者:如果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行业需要靠对冲一些其他的政策来中和(疏导)?
高原:多种因素共同促进,肯定要有个疏导的条件,我觉得这个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记者:银星能源在未来的规划当中,有走出西北区域几个市场的想法吗?
高原:从我们产业布局来看,之前我们大股东实际上已经布局了宁夏及周边地区,主要是陕北,包括(内蒙古)蒙西,今天你们去看的风场实际上就是我们在蒙西的一个点,一个十万的风场。因为风电区域,如果你扩得太远,实际上你的运营成本也会提高,特别银星能源还要依托你的装备制造基地进行检修维护,所以总的来讲,我们目前还集中在这三个区域,宁夏为主,过来就是延伸到陕北,还有蒙西。所以可能在相当一个时期,可能我们还是规划发展的一个重点。
大股东资产加码 做强风电主业
记者:公司拟收购大股东的三个风电资产,市场有争议的声音。为什么要做这几起收购?收购成功的话,会给公司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高原:我看媒体好像更关注银仪风电,其实我们配套的还有大股东的存量,具备条件的存量,就是陕北的两个项目,实际上是一并收购的。这样的话有一个标志,基本上我们完成了(大股东)具备条件的风电资产的(注入),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现在我们大股东就剩一个风场,正在建设,因为正在建设是不具备条件(资产注入)。你不完成这个,其他的其实也无从谈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希望能够加快收购进程,这样的话,它能够增厚我们的利润预期,或者说也是一个保障方式,因为大股东这几个风场还是盈利能力不错的。
记者:公司与与东方风电(东方电气子公司)合作,两家风电整机同行为何走到一起?具体的合作方向?
高原:跟东方电气的合作,我觉得主要还是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一个是对我们现有的风机设备、厂房进行盘活。第二个,双方共同去合作,进行先进机型、高效机型的整装,通过这个合作,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再共同生产机型,很可能就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主流机型。最重要的是第三个方面,我们主要还是看准了风电这个后市场。
拓展风电后市场 转型盘活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记者:公司在国内风电厂商中第一个提出开发风电后市场业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
高原:现在很多风电企业还没有完全有我们这样的体会,风机运行了十几年以后,就发现你的维护要求就更高了,你可能觉得自己能力跟不上了,专业性要求更高,它很多部件的问题,你平时可能都不一定出现,比如运行几年的风场都出现不了,我们叫大部件的一些故障,我们周边一个是依托我们的装备制造基地,另外,我们算了一下,周边的500公里,假设我们的服务半径能扩展到500公里的话,风电装机按目前看至少有5万台,这个市场很大,等到大的这些故障出现以后,谁来维护?市场是有需求的。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这是个风机,它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不是要增速么,增速以后有个齿轮箱,齿轮箱是个磨损件,这个齿轮箱一旦坏了以后,有几个要求,第一,你只能把它的吊下来去返厂,自己修不了,风电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需要专业的装备,银星能源有,比如说客户有没有需求,我告诉他,我离得比你原来厂家近,他们可能一来一回,你半个月才能修好,我可能一个礼拜,甚至三天就给你修好,这是一个。另外我们自己有些自主的技术,比如说叫空中分离技术,它有的要想把这个齿轮箱吊下来,要把整机吊下来,再把这个齿轮箱拿出来,我们不是,我们从空中,在上面就可以把齿轮箱分离,直接吊齿轮箱下来,其他的不动,这样的话,你的检修成本也比较低,更重要的是我前面的话题,比较快,节省生产,对他来讲,时间就是效益,就是电量。
记者:已经做了两年风电后市场业务,你们对它未来有什么样的具体期待?
高原:在西北区域,目前只有我们一家有整套的检测平台,我们这两年维修量越来越大,周边的一些企业都愿意让我们来修,我们不一定比原厂家修得好,但我们比他修得快,这是一个优势。我们是希望它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当然,新能源发电这个主营业务,这个地位肯定还是不变的,这块主要就是你通过后市场的服务,我们想还是保持新能源发电和装备制造业这两个产业协同发展,其实还是这个目的。我觉得它以后的效益会比现在要明显很多,像我们齿轮箱这个公司,也亏损了很多年,从去年开始就盈利,你服务的质量,检修的水平,还是被认可的,所以这个市场越扩越大,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好。
结 尾
记者:公司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公司管理层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高原:你肯定还是要用业绩、用指标来说话,用你后续的发展潜力、预期来说话,所以,我们就说还是踏踏实实把自身的一些问题解决好,该治理设备的,该继续发展的,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就是要往资产优化这个方向走,我还是有信心能够逐步改善,让股东、投资者能看到希望。
(文件来源:自全景网、全景财经)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