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艇,这种曾在飞机普及前被广泛使用的飞行器近两年被赋予了各种新使命。
近日,美国阿拉斯加中部城镇费尔班克斯的天空中出现了一艘巨大的飞艇,其外观就像是海中的鳐鱼,不过它的作用可不是用来载客观光,而是科学家最新发明的高空风力发电机。
据外媒介绍,麻省理工学院的Altaeros研究团队正在测试这种名为“空中浮动涡轮”(BAT)的新型风电系统,其内部充满了氦气,通常会被放置在距地面1000-2000英尺(约合305-610米)的空中,产生的电能将通过导线传回地面设备。
至于为何要把飞艇放在数百米的高空,研究小组认为,这一高度的风资源丰富,而且很少有飞鸟经过,因此无论对设备还是鸟类来说都更加安全,同时地面上的人也能够很好的观察风电机的工作状态。
研究小组认为,高空风电的效率是地面同类设施的2倍,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成本的上升。
估算数据显示,高空风电每产生1千瓦/时电力的成本是18美分,而传统地面风力发电的成本只有4-5美分。
对此,研究小组表示,高空风电目前并不会大规模部署,该项目的初衷是希望能够为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提供电能。
据悉,Altaeros团队的测试将持续18天时间,耗资高达130万美元。
该公司CEO本-格拉斯表示,数十年来,风力发电机使用的风电塔只能将叶片升高到几百英尺,但通常这个高度的风力都较低且不稳定。现在我们采取一个大的充气环状材料将这个空中风力发电机拖至风力最强劲的空中,让其充分获取风力资源,通过电线将电力输往地面,产生的能量足够供给十几个家庭使用。该发电机非常容易安装维护且成本很低。
BAT原型机被部署在离地面一千英尺(约300米)之上,可避免对鸟类野生动物产生影响。该公司的工程师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了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在遭遇时速100英里的大风和强降雨时,BAT能够自主停靠其地面站点,等待暴雨结束后继续产生电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7日(北京时间)报道,BAT的外壳由不透气、耐用的面料制成,里面充满氦气。借助新面料技术,BAT实现了低气体泄漏率。
研究人员采用一个填充氦气的充气壳吊装,同时用高强度绳索把这个装置固定,便于其通过电线传输电力到地面。这个吊装技术改装于“气球飞艇”,无需大型起重机、塔吊或受限制的地面风电项目的基础设施,即可运送和装置BAT。该公司网站指出,通过集装箱的配置,该装置降低了风力发电的第二大成本,即高达90%的安装和运输成本。此外,该设备可在高达600米之上运行,产生的能量是类似等级塔上架设的风力涡轮机的两倍。
该项目将在费尔班克斯以南的站点进行为期18个月的测试。这将是第一个商业化示范的产品,或可标志下一代风力发电的发展方向。该公司称:“BAT可以吸引微型智能电网市场的兴趣,替代昂贵的柴油发电机。目标客户包括,偏远地区和岛屿社区;石油和天然气、矿业、农业和电信公司;救灾组织及军事基地。”
看惯了固定在陆地塔架上的风力发电机,一下子把它们移到空中,还真是让人有些不太放心。尽管容易安装维护且成本低廉,更诱人的是两倍的发电效率,然而考虑到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平均风速都在每秒3米以上,特别是东北、西北、西南高原和沿海岛屿,平均风速更大,有的地方,一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是大风天,难免会担心这种“飘浮风力发电机”来到中国会真的“随风而去”了。当然,话说回来,小规模的试用也未尝不可。
丁钧
2014-04-28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